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中国共产党新化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娄底廉政网     2020/10/10 10:36:16【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履职担当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新化提供坚强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新化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0312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新化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五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部署和县委要求,总结我县2019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0年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新化提供坚强保障。刚才,县委前明书记作了讲话,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跟县委步伐,秉承“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持续强化政治监督,“两个维护”自觉性不断增强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坚决纠正把“两个维护”挂嘴上、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差等行为,采取专项监督检查、大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精准查找问题,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全县共查找上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13个方面突出问题912个,其中全县性问题38个,乡镇(街道)问题588个,县直单位问题213个,县属企业问题73个;已整改完成853个,整改完成率达93.53%

(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新党风政风正在快速形成

大张旗鼓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宣讲、大学习、大整改”活动,全县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 4295个,涉及违规资金504.36万元,退缴资金433.48万元,予以组织处理104人,立案查处1人,免于处理781人。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予以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40人。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事”,对10大类67个历史遗留问题开展3轮监督检查,帮助企业清理拖欠账款12项,督促相关单位清偿民营企业欠款978万元。及时启动整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对64家医疗单位开展全面核查,追缴违纪违规资金3366.42万元,有效守护了群众“救命钱”。

(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脱贫攻坚得到坚强纪律保障

扎实开展越级重复和扶贫领域信访件挂牌销号专项行动,交办312件,已办结288件,办结率达92%。突出“一季一专题”,深入开展“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保兜底扶贫”专题治理,发现及整改问题450个。强力推进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大整改活动,共清退违规资金833万元,调整账务183笔,涉及资金3988万元,问责136人,完善各项制度80项。开展涉纪信访问题突出村财务清理审计,共审计33个村,发现、移交问题线索43条,涉及违规资金395.42万元。纵深推进小微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在炉观镇探索试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监管改革,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村级工程简易评审模式,成为“微腐败”源头治理的亮点工程,获得省、市专家的充分肯定。强化执纪问责,全县扶贫领域共立案289件,办结232件,予以党纪政务处分225人,组织处理188人,追缴违规资金741.3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78.84万元,公开通报1561108人,我县荣获2019年度全省贫困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注重案件查办质效,反腐败雷霆钧势得到充分彰显

共受理信访举报750件,与20171501件、20182001件相比,信访降幅分别达50%63%,涉纪信访“减存量、遏增量”成效明显。全年立案366件,结案28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6人,其中乡科级29人,留置5人,挽回经济损失2659.1万元。重点查办了县住建局燃气办腐败窝案、洋溪镇原双华村党支部书记邹同春严重违纪违法案等典型案件。其中,县住建局燃气办腐败窝案处理科级干部2人,移送司法6人,追回偷逃税款1200万元,追缴违纪违法所得156万元,冻结涉案资金1224万元;原双华村严重违纪违法案已立案3人,向公安机关移送2人,问责相关党员干部7人,有效净化了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401件,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1人,并按期办结中央扫黑除恶第十六督导组交办的68件线索;重点深挖彻查了“1.24”案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6名公职人员进行立案审查。以“四种形态”引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582人次,第一种形态和第二种形态占比87%,红脸出汗已成为常态。认真开展党纪政务处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着力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大党风廉政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件警示作用,在中央、省级媒体刊发党风廉政宣传稿件113篇,市级媒体刊发1137篇,上稿总数名列全市第一。

(五)深化政治巡察,巡察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十二届县委共有107家被巡单位,目前已开展七轮常规巡察,覆盖58家单位,占比54.2%。前六轮巡察共发现问题1326, 向被巡单位反馈问题1161个,向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27条。前五轮巡察反馈的872个问题,被巡单位已整改到位703个,共完善制度240项,追缴违规资金593.57万元。已办结巡察移交问题线索128条,办结率为56.4%。自2017年开展巡察工作以来,共问责处理219人次(副科以上干部44人次),其中组织处理169人次。出台《新化县巡察整改质量评估办法(试行)》,探索搭建巡后评估“铁门坎”,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经验做法在省委改革简报上刊发。

(六)完善内控机制,纪检监察队伍战斗力明显增强

县纪委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对委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结合起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序有效开展全员培训,实现了对全县纪检监察巡察干部“全覆盖”,采取“师父带徒”的方式开展实战培训,目前,第一、二批共42名学员已顺利结业。坚持刀刃向内,受理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39件,已办结32件,立案3人,组织处理13人。

一年来,全县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足,压力传导不够有力;少数单位党组织对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认识不到位,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淡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特别是在“三重一大”事项上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甚至刻意回避监督;部分单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依然严峻;面对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纪检监察和巡察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据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市纪委五次全会部署,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脱贫问效年”“责任硬化年”“铁腕执纪年”“制度建设年”“监督亮剑年”“凝心聚力年”“素质提升年”等“七个年”活动,不断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新化、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一)抓严抓实政治监督,扛牢“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

不折不扣用“不忘初心”的理念引航掌舵。始终树牢政治机关本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真学真信真用上见实效。强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的监督,适时开展“回头看”,对不落实、不推进、不整改的从严纠治惩处,引导党员干部把守初心、担使命作为一辈子的事情去做。

从严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监督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压实乡镇党委、政府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聚焦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督促卫生健康、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防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失职渎职行为。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既依规依纪依法查处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和贪污侵占挪用救援物资、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问题,又加强正向激励,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从深从细开展政治监督。聚焦贯彻“全面小康决胜年”重大决策部署、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加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专项巡察,督促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使命,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围绕整肃吏治,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严肃查处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净化优化干部选拔任用环境。集中整治“股长治县”、群众办事难、企业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制定亲清政商关系正面、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坚决落实娄底市《失实举报澄清制度》《正向激励实施办法》和《新化县容错免责办法》,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释放保护担当作为干部和查处诬告陷害的鲜明信号。

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治“七个有之”问题。把监督责任和协助职责统一起来,积极协助县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制度,及时向县委提出意见建议,提醒督促抓好管党治党工作,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在思想上“零偏差”、在推进上“零温差”、在行动上“零时差”、在效果上“零落差”。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精准问责,继续开展纪律处分执行情况“回头看”,及时发现和纠正“打白条”问题,防止问责不力或问责泛化。

(二)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全面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今年是脱贫攻坚“交总账”的收官之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要以“脱贫问效年”活动为载体,闻令而动、挺纪在前,督促落实《新化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督战工作方案》要求,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开路护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聚焦决战重点、短板和弱项,把“四个不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要求融汇于心、付诸于行,具体做到“四个严查”,即严查扶贫工作不实、作风漂浮问题,严查考核验收中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严查“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问题,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坚决斩断伸向扶贫“奶酪”的“黑手”,确保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攻克贫困最后堡垒、拿下最后阵地,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专项治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工作平台功效,进一步推进以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探索实现“微腐败”源头治理新机制,完善民生资金监督和精准扶贫监督系统。开展“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回头看”,严查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和群众信访反映集中的问题,严查基层干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切实推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做好整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后续工作,守住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深化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监督,严查执行标准不严、开口子、送人情等问题,全面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工作目标,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检查,深挖幕后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向黑恶势力通风报信、干预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坚决向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亮剑,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逐案过筛,“保护伞”“关系网”没有查清的决不放过。

压实信访办理责任。开展“责任硬化年”活动,深入学习贯彻《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信访办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县委《关于对纪检监察信访问题突出乡镇进行重点管理和预警管理的办法(试行)》。执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信访举报处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压实基层处置涉纪信访的主体责任,进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实行捆绑追责问责制,提升办信质效。继续深入开展重复越级访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统筹推进业务内和业务外信访处置。

(三)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

坚持惩腐肃贪“零容忍”,构建“不敢腐”格局。以“铁腕执纪年”活动为载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突出重点削减存量,坚持零容忍遏制增量,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者作为查处的重中之重,靶向治疗、精准惩治。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监管,坚决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重大责任事故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坚持纪律审查“零差错”,构建“不能腐”格局。坚持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工作始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精准把握政策,对主动投案、主动交代的宽大处理。做深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二次审理谈话,促使犯错误干部从内心深处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感恩组织。从讲政治、防风险、守底线的高度强化办案安全,盯住谈话场所管理、“走读式”谈话等关键环节,做好风险评判,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预案,强化全程管控,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坚持以案促改“零距离”,构建“不想腐”格局。以“制度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化源头治理。定期通报典型案件、集中开展案件公开公示和警示教育,推动标本兼治,实现以案促改。聚焦执法司法、审批监管、工程建设、金融信贷、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用好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解剖麻雀”,深入剖析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存在制度空白、制度短板和“模糊地带”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和明确相关规定,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推动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工作制度化,强化思想教育,唤醒党员意识,对认真悔过、工作突出的,按规定积极推荐、大胆使用。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和政德教化功能,抓好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开展送“廉课”上门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用身边案例警醒身边人,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四)稳步实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落实“两个为主”。加强县纪委对乡镇纪委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处置问题线索和立案审查以县纪委领导为主、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县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坚决执行下级纪委在线索处置、立案查处、处分处理等环节向上级纪委请示报告制度。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在纪法“双施双守”上下功夫,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工作流程再造,落实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协调。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互相配合、互相制约。针对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出台相关文件,规范线索的双向移交,进一步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要强化反腐败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反腐败协调会议,强化案件办理的调度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从严处置。打通国家监察“最后一公里”,探索向乡镇派驻监察员、建立村居监察联络员队伍,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

深刻把握派驻监督定位。准确把握“派驻监督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本质定位,切实增强“派”的权威、发挥“驻”的优势。健全派驻机构与县直机关纪检监察机构协作机制,在立足外围、拓展线索、固定证据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派驻”的内涵,县直单位要加强机关纪委建设,明确单位内部监督主体,不能将派驻纪检监察组当作自己的内设机构,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都强加其上,在“三重一大”事项上各单位既要主动搞好制度设计、强化内部管理,又要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外部监督,让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全程参与监督“三重一大”事项;派驻纪检监察组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深刻认识自己是县纪委监委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县纪委监委对驻在单位进行外部监督,重点监督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党章党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加强作风建设、依法行使职权、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和廉洁从政等情况,同时,对监督各单位的重大项目、重大事项要遵守县纪委内部管理制度,依程序规定请示报告。

(五)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在精准监督上全面从严、全面发力

着力实施精准监督。开展“监督亮剑年”活动,把精准作为监督工作的生命线贯穿始终,全方位推进政治生态研判工作,综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政治巡察、群众反映等情况,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精准画像,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推动县直单位加强机关纪委建设,督促其梳理廉政风险点,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和约谈函询。把“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聚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廉洁自律和执行制度等情况,强化监督,发现问题线索要及时处置并报告。

着力提升监督实效。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建立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工作机制;经常与被监督对象谈心谈话,“面对面”了解,“零距离”掌控。规范监督检查具体内容,使日常监督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强化对失职失责行为的研判,认真研究该不该问责、该问谁的责、怎样问责等问题,防止问责过多过滥。总结研判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反复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层面追根溯源,帮助整改问题、规范工作。

着力推进“四项监督”全覆盖。深化一体推进理念,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统筹衔接,确保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力量整合、一体运用,将县纪委监委监督力量、乡镇纪委、巡察机构、派驻机构力量统筹调配,强化“四项监督”的综合协调与联动,增强监督实效;建立定期会商、共享信息、联查协作机制,全面掌握实情,强化监督的针对性;健全与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统计监督的联动机制,善于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中发现问题线索,提升监督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六)驰而不息纠“四风”,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关键节点,坚持“节前教育提醒、节日明察暗访、节后公示反馈”,实施节日廉情常态化监督。紧盯错峰违纪、隐形变异等重点问题,从严纠治收送礼品礼金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干部出游企业买单等问题,狠刹吃喝风、请送风、跑要风、红包风、回扣风。紧盯“四风”新动向,盯住基层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开展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党内谈心谈话专项检查和以加油卡为重点的“私车公养”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曝光一批反面典型,形成持续震慑。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认真落实《娄底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具体措施》,抓住工作浮于表面、不负责不落实这个症结,严肃查处喊口号、做样子、不作为,新官不理旧账,责任层层“甩锅”等问题。开展“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整治、损害营商环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督促各级各部门减会简文、精简考核,为基层减负。强化自查自纠,在查办案件、信访办理等领域重点审查其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形成鲜明导向和强力震慑。

(七)充分发挥利剑作用,提升巡察整改实效

持续深化政治巡察。紧扣“两个维护”,聚焦职责使命,突出“四个落实”“三个聚焦”,准确把握政治巡察的内涵和方向。进一步健全巡察机构,选优配强人员力量,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巡察力度。结合巡察对象实际和业务特点,深入查找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打好常规巡、专项巡、机动巡、“回头看”等组合拳,增强巡察效果。配合市委对县委统战部、宣传部、政法委等常委单位开展提级交叉巡察。同时,通过“巡乡带村”等方式,推动巡察向村居延伸。

狠抓巡察整改落实。认真落实《新化县巡察整改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在2019年搭建的巡后评估“铁门坎”基础上,不断完善巡后整改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巡察整改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排出整改时间表,逐条整改销号。把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经常监督,定期报告进展情况,对拒不整改、虚假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把巡察整改与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管理、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放大巡察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八)扎实提升队伍素质,打造纪检监察铁军

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深入开展“凝心聚力年”活动,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强筋壮骨,提升党性觉悟,涵养家国情怀,把纪检监察干部打造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严肃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把政治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紧密结合,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全过程、各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和各种健康文娱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加强业务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按照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的要求,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采取“师父带徒”“请进来”“走出去”等实战培训方式,全面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使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更加精准有力。做好干部选任工作,加大法律、中文、财政、金融、审计、信息化等方面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系统内外干部交流。尽快完成村级小微权力事务中心组建工作,充实人员力量,加大对村级事务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举报,正本清源。

健全管理机制,严防“灯下黑”。健全深化“三转”工作机制,加强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充实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加强对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和考核。根据委机关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不同的职责分工,出台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激发队伍动力。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出台《新化县纪委监委机关跟班学习、临时借用、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新化县纪委监委问题线索管理暂行办法》《严禁纪检监察干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扰、破坏营商环境的规定》等制度,规范抽借调人员管理,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严禁打听案情、说情干预、违规过问案件,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零容忍”,对泄露案情、以案谋私、蜕化变质的“害群之马”坚决清除,用实际行动体现对党忠诚,持续严防“灯下黑”。

同志们,初心照亮未来,使命呼唤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纪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向前,奋力书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新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