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回头看”中“回味”长——入村督查“回头看”手记

  ​曾宿怡   2020/10/20 20:04:55【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入村蹲点督查脱贫攻坚成果,按照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和市纪委的要求,10月14、15日,我有幸和我们宣传部的两位同志到新化县田坪镇的犹南山村、白岩村、南石村进行入村督查“回头看”。这两天秋雨连连,寒意袭人,但一路走来,耳闻目睹,感触良多,“回味”温暖而绵长·····


微信图片_20201020195549.jpg

(图为督察组在南石村传达解读总书记来湖南考察精神)


清晰的回响

这次督查,有一项特别的任务,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入村蹲点督查的每个贫困村党组织。每到一个村,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学习讲话精神。张学锋部长安排我领学,我简单行事,基本上按照委办公室准备的传达提纲照本宣科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好在学锋部长有准备,每当我领学完,他就做一番延伸解读。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花垣十八洞村考察脱贫攻坚,2018年到岳阳考察长江经济带、2020年到汝城参观半条被子陈列馆。学锋部长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系列考察活动中所作的重要指示连贯起来进行诠释,很接地气的“乡言乡语”加上飞扬激情,一下子点燃了村部小小会议室的气氛。往往他的话音一落,参加学习的村支两委成员和驻村干部就争相发言,抒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所作重要指示的理解、思考和强烈共鸣。

犹南山村党支部书记袁公坪说:“继续选派驻村第一支书这个政策很好,可以引领我们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件件桩桩都是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系着国家安危,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尽好责干好事。”田坪镇驻村干部康新星如是说。

南石村村主任刘荣军同时是一家消防工程公司的老板。对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感触特别深:“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是大情怀。我们当村干部的也得有点小情怀。每次我走访最偏远的几户村民,他们总要送点鸡蛋、南瓜辣椒之类的给我,这些东西不值钱,但情义重呀。所以尽管有时感觉付出和报酬不对等,但还是坚持。父老乡亲生活在这里,自己的家乡我们自己不出力建设,靠谁来建设呢? ”

一句句大实话、心里话,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扬的调门,但我分明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穿越时空的距离,落在了我脚下的土地上,产生了清晰的回响!


女书记的“耍赖”经

我们第二站到达白岩村。一进村部会议室,学锋部长就直奔主题,问村支部书记刘姣娥,村里的信访问题处理了接没有。

“解决了解决了。两个人已握手言和、冰释前嫌。刘文明还让出点地给刘尚龙修路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刘姣娥忙不迭地回答,连用两个成语,让我对她平添兴趣。

“您仔细讲讲,怎么解决的?”

“这个也没什么好讲的。年轻的老支书刘文明落选怪年老的新支书刘尚龙搞了名堂,就举报刘尚龙徇私舞弊为自己的儿子办低保。后来三个村合并,大家选我当支书,他们两个的矛盾就交到了我手上。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我们专门报请镇纪委对刘尚龙儿子的低保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经过调查,刘尚龙儿子符合低保条件。这就好办了。于是我就和驻村的陈洪队长分头找两人背靠背做工作。”

“做了几次工作?”

“几次?那不止呢。起码十多次吧。我找的是刘文明,他和我有点亲戚关系。我开始跟他和风细雨讲,打一些远远近近的比方,说村里有矛盾,招商引资,人家都不敢来,村里怎么发展。后来看他油盐不进,我就有点耍赖了,女同志吧,耍点赖,人家也不好说什么,是不?我就讲,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刘文明你就这么不给面子,亏我们还是亲戚!要不,我这支书让给你,你来当?你不当?我也不当了,就让白岩村烂下去!叫我这么一激,没两天,刘文明找我来了。第二天,我们将两人喊到一起,面对面把事情说开,误会消除了,怨结解开了,矛盾就没有了。我想,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心交心,工作做到家,大小事情是可以不出村的。”

听到这里,我们齐齐向刘姣娥竖起了大拇指。

工作做到家,个中滋味深啊!我懂,你更懂。


“奶妈”专干不相信眼泪

在南石村走访座谈时,一位面目清朗、穿着不俗的女子,始终带着浅浅的微笑,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做着记录。我以为她是单位派的驻村干部,村主任刘荣军告诉我,她叫曹云梅,是一名岁多孩子的“奶妈”,现在是村里的扶贫专干,做的扶贫资料和工作台账可漂亮了,让检查组赞不绝口呢!刘荣军介绍时的得意语气,很有点伯乐发现千里马的味道。曾经的记者职业驱使我与“奶妈”扶贫专干曹云梅有了以下一番对话。

“你这扶贫专干是考上的,还是熟人介绍来的?”

“哪里呀,我也不晓得哪个介绍的。去年5月份的一天吧,我正在给孩子还喂奶,一个车开到家门口,说请我到村部有点事。我懵懵懂懂到村部,看到一屋子人,紧张得很。镇里有干部在,和我交谈几句,就说行,你明天到村里上班。”

“看来你还是过了考的,不过是省了笔试,直接过的面试。”我的打趣逗起一片笑声。

“干了一年多,感觉还好吧?”

“开始我想打退堂鼓。孩子要喂奶,村里情况又不熟,事情不晓得从哪里做起。经常要加班到夜里一二点,哭了好多次。一哭,刘主任就批评我,说哭有什么用,事情还是摆在那儿。想想也是,只好抹干眼泪继续干。现在想来,要感谢刘主任几个,他们把我拉到村里来干事,让我脱离了那种说东家道西家、飞短流长的俗气,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家里人还支持吧?”

“这还真的要感谢我婆婆,一天到晚帮我带着孩子,没一句怨言,我再晚回去都有热饭热菜吃,这可能与我公公是老党员有关吧。老公也没说什么,他在外搞建筑,说反正不指望我赚钱,我愿意干就干。”

田坪镇副书记蔡昌辉介绍说,这几年田坪镇物色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年轻人充实到村支两委岗位,现在村干部中8090后年纪的占到了70%,这其中女同志又占50%,女同志有耐心又细心,在基层工作中很给力。像曹云梅,第一学历是中专,后来又读大专文秘,考了教师资格证和二甲普通话合格证,一般的事难不倒她,很难得。

“白岩村的谢又芳更厉害。人家还是个90后,她原来只是高中毕业,现在考自考大专,过两天还要我陪她去考试呢。”见领导表扬自己,曹云梅赶忙推出自己的村干闺蜜。

与此同时,刘银莲、刘顺珍、谢桂云、谭玲丽……一个个美丽的名字传入我的耳鼓。这些梅 、芳、莲、桂不是田野上娇弱的女人花,而是能扛能干的女汉子。

乡村振兴有你们,真好!

 

两天时间里,穿行在秋雨飘洒的山村,传递高端声音,察看饮水工程,走访困难群众,我的视线总是被车窗外薄雾氤氲的巨幅水墨画牵引。这幅画里,远处是秀美的青山,山脚铺开一片晚稻金黄的田野 ,田野四周白墙红瓦的楼房错落有致,楼房旁有小河流淌、有瓜果飘香、有公路通畅、有乡亲在怡然徜徉……

这幅画里,有顶层的设计,有父老乡亲的着笔,有你我的点染。这幅画,名字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