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周年综述
“一年来,长溪坪村的变化真的很大,也越来越好看了”,村民叶小梅由衷的感叹。2021年5月26日,娄底市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进驻涟源市杨市镇长溪坪村开展驻村帮扶,一年来,工作队在娄底市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逐步推进,充分利用长溪坪村“山水依伴、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特点,通过产业、生态、治理等多方面共同发力,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蓝图。
图为长溪坪村一隅
产业兴,打造源头活水
一年来,娄底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来村调研2次,班子成员调研23次,就“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向工作队作出指导提出要求。工作队坚持科学规划为先导,完成了2021年及2022年的乡村振兴项目入库工作,根据长溪坪村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为乡村“产业兴旺”引路导航,采取“村企联建+农户”的模式,积极与农业种植公司合作保底收购,大力发展香芋南瓜基地320亩,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一年来,共有53户农户种植香芋南瓜,总产量达到321086斤,收成超15万元;建立农产品产运销合作模式,引导农户合理种植农作物种类及数量,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发挥水资源优势,对长溪水库和主要蓄水山塘12亩进行清淤修缮,对主要水渠水圳水坝进行维修加固,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灌溉和水产生态养殖一体化建设。
图为娄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毛健刚(左一)调研香芋南瓜基地
生态美,守住乡土本色
山水依伴、秀丽旖旎是长溪坪村的特色,守住生态的底色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的需要。娄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毛健刚在充分调研后,要求工作队要保持原生态,加强对村庄风貌、建筑风格和色彩的管控引导,不能建成和城市一样没有感情的钢筋水泥,要留住乡愁。工作队因地制宜,协调资金67万元在人群比较密集、群众基础较好的满贤堂-石家屋进行秀美屋场重点建设。青砖灰墙,蜿蜒的游步道,实用的小菜园,既守住了儿时的记忆,又兼具实用价值,群众满意度高。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走在长溪坪的小路上,漫步在竹林中,生态之美随处可见,随处可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队将继续开展生态建设,打造村部-满贤堂-石家屋-长溪水库-旺冲大塘连片的秀美屋场,使长溪坪村让人眼前一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继续开展绿化建设,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长溪坪村而持续奋斗。
即将建成的满贤堂秀美屋场
乡风好,推进基层治理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源,工作队多次召开屋场会,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制定村规民约,以文明新村、十星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村形成了友好互助、和谐友爱的氛围。工作队积极发挥党员、组长的力量,通过网格实行“一包五”机制,即党员、组长负责居住地附近5户人家的管理,包括邻里纠纷的处理、环境卫生的整治、外来人员的摸排。小小网格展现了巨大的作用,一年来,长溪坪村通过党员组长的力量,在网格内化解3起信访矛盾;长溪坪村作为杨市镇两个人居环境整治明查村之一,接受涟源市整建办的实地考评,顺利使杨市镇迈入一类乡镇;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控状态下,通过敲门行动及“一包五”机制,编织了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自主摸排出外来返乡人员325人,有力保障了全村人民的健康。屋场会、“一包五”机制能够有效发挥普通民众积极主动作用并激发创造力,增强基层社会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在长溪坪村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展现出勃勃生机。(李慰民 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