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我后无来者,诸君争做清白人”
“第一粒扣子系错了,思想出了问题,行为就会走偏”
“为犯罪分子解开了枷锁,就是为自己戴上了镣铐。”
......
警示教育片《警钟(2)》中,龚新连、廖向阳、吴三三等腐败分子声泪俱下的忏悔,揭示了他们初心蒙尘,信仰积垢,党性宗旨淡化,贪污受贿的灵魂蜕变轨迹。这些反面典型的沉沦堕落,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一、提高政治“三力”,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必须越来越严”的新常态下,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主观上挺起精神脊梁,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位于娄星区万宝镇的苍山居,至今仍流传着青年毛泽东游学于此,探讨国家前途命运的故事;双江乡新庄村,红军虎将贺国中为革命英勇牺牲的佳话广为传颂;“白衣将军”姜齐贤在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时,许下“生为共产党人,死为共产党鬼,革命到底不动摇”的铮铮誓言。在涟源龙塘镇新石桥村的开国上将李聚奎故居中,将军留给子女的“遗产”是他在病床上端端正正、一笔一划亲自抄录的5份《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泛黄的笔记本中记下的是沉甸甸的传家宝:“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绝不以权谋私!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绝不丢掉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我也绝不止步不前!”初心如磐的本土红色故事是娄底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先辈们的大爱情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深入学习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在重温奋斗历程中赓续英雄血脉,始终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二、把牢“三关”底线,强化廉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慎始易,慎终难,慎终如始更是难上加难。在警示片中,我们发现,昔日为民服务的“书记”变成了利欲熏心的“老板”;曾经忠厚纯良的“老实人”成了中饱私囊的“一霸手”;先前满腹经纶的“业务骨干”沦为“牌桌教授”。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把好小节关、利益观、亲友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方能永葆忠诚纯洁可靠的政治本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把好小节关,是要系紧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不能让一时之快变成一生之灾,一时之利变成一生之悔。“当官发财两条道”。把好利益关,是要常怀律己之心,常守为官之戒,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物欲所诱,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严管就是厚爱”。把好亲友关,是要培育良好的家风,加强对亲友的教育引导,讲亲情不能错位,重感情不能变味。同时要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三、发扬“三牛”精神,厚植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我们深知,党员干部这一身份,从来都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代表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我们党植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在担当有为中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胸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温水煮青蛙”的状态都是应该摒弃的。工作敷衍、避重就轻看似作风问题、能力问题,本质上却是意识问题、党性问题。没有大局意识,就不会着眼全局、紧跟形势,不会谨言慎行;没有服务意识,就没有一颗平常心,不会从群众利益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没有奉献意识,就不会主动作为,不会联系群众,不愿当一心为公的“老黄牛”;没有进取意识,就会得过且过,“眼慢、手慢、心慢”。因此,对我们而言,工作尽责任、作风守纪律、为人讲真诚,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住房保障力度,规范和创新住房公积金工作发展的各项举措,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系娄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