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警钟(2)》通过对6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剖析,展示了了黄大生、龚新连等人丧失党性原则,背弃为民初心,将公权力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最终走向贪腐堕落深渊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和教育意义。
抚案沉思,片中一个个贪腐案例给我极大震撼,让我受教良多。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贪腐分子,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也曾想一心为公,做出一番事业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但随着,岗位的变动、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加持,心中渐渐忘记了初心,背弃了使命,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防线,从开始忐忑不安地接受小恩小惠,到最后心安理得地大捞大贪,直到最后锒铛入狱。
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以案为戒,以案自醒,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权。
一是做到慎独。《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作为古人的一种道德修养标准,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理解,慎独,就是要做到人前和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职位高了,虽然有党纪国法的管束,但受到的直接监督相对少了,这个时候,慎独尤为重要。 从现实生活中来看,有的领导干部能把党纪国法记在心中,增强腐败免疫力,没有走上贪腐的道路;有的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面前没有做到慎独,一步一步被不法分子拉下马。因此,慎独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自我保护的重要修养。我想,要做到慎独,最重要的是要牢记党纪国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定力,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就能有效建立起防腐拒变的“防火墙”。
二要做到慎微。《资治通鉴》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韩非子·喻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微小处最能发现问题,也最难以自律。从片中6位曾经的领导干部犯罪轨迹可以看出,“大错”都是从“小事”、“小节”上开始的,在面对不法分子的围猎时,他们也曾心有抵触,也曾心有戒心,但在潜意识中还是认为只要把握好大是大非问题即可,一些小事小节没关系。正因为抱有这种侥幸心理,他们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犯罪的深渊。因此,我认为,在对待可能导致腐败的种种问题上,只有是非对错之分,并无大小多少之别。领导干部如果在一些小事上不在乎、无所谓,没有守好底线,往往就会被打开缺口,成为不法分子的围猎对象。以案为鉴,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时刻守好底线,守住“小事”“小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要做到慎权。干部手中的权是人民赋予的,正确使用,能够谋利于民,谋富于国。反之,不但会害人害己,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谋福利,还是为自我谋私利,甚至被坏人所利用,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会慎重用权正确用权。我们要时刻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职责意识和奉献意识。任何时候都必须谦虚谨慎,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强化廉洁意识。工作、生活中要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领导干部,慎独、慎微、慎权是修身养性、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理论修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和自身利益,努力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做事,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涟源市税务局 伍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