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峰县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督”、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工作,用科技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赋能,助力清廉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阳光晒权,主动接受监督
“这个平台真的太好、太方便了!村里的每一分钱怎么花的,用手机一查,清清楚楚,有疑问还可以举报,村干部用权有了‘紧箍咒’!”谈起“互联网+监督”平台,锁石镇联吉村村民王智慧赞不绝口。
“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将民生资金、村级财务、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等相关情况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抓好数据录入,是使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确保数据录入及时准确,该县坚持“三管齐下”。一方面从压实相关单位责任入手,出台专项考核办法,将数据录入情况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绩效考核等,倒逼履职。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准确录入。如2021年举办了近100人参加的民生数据录入工作业务培训班,极大提高了录入质量。再次,将数据录入情况纳入县纪委每季度线上线下督查内容,对录入任务较重的单位重点走访督促,督查情况通报全县。近两年开展督查4轮,发出督查通报4期。目前平台共录入民生项目705项、村级工程项目6290个、党员发展等办事结果信息889304条,全县500余个村(社区)2017年以来的村级财务数据全部录入。
“我们还要求各村社区利用‘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及时公示公开村级财务、工程项目等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微信群自运行以来,公示公开小微权力运行情况信息14000余条。”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动真碰硬,倒逼规范履职
“我家屋前有几个路灯不亮,我看到这个情况就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反映这个情况,村干部发现这个情况,立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说起“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的好处,梓门桥镇新犀村村民黄应连深有感触。
“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是双峰县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强化干部作风监督的官方平台。目前,全县16个乡镇(街道)524个村(居委会)共建“祥和娄底”监督服务群2369个,以户为代表入群率达96%,服务群众33万余人。“只要是群众在群内反映的诉求,无论大事小事,均要求第一时间回应、尽快处置。群众诉求办理情况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绩效考核等挂钩。”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通过微信平台累计办理群众诉求110000多件,其中受理投诉举报120件,查实2件,处理8人。”
为提升群众对“互联网+监督”平台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知晓度,双峰县制作宣传折页在全县“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定期推送,群众点击率累计788万余次。同时,该县积极完善制度,规范平台投诉举报办理流程,对办理结果实行县级审核,确保办理质量。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共受理群众举报220件,查实58件,处理57人。此外,该县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比对碰撞功能,着力挖掘乡村振兴领域、民政领域等问题线索。平台运行以来大数据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049条,处理124人。
以点带面,促进源头治理
“对市、县纪委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线上监测,或群众通过投诉举报平台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的同时,我们通过发出监察建议书、交办函,督促责任单位举一反三整改,确保标本兼治。”双峰县纪委主要负责人说,“近两年发出监察建议书3份、整改交办函44份,督促整改问题345个。”
“市纪委通过线上监测,发现你单位村级财务支出中普遍存在‘上传平台的支出金额与票据金额不一致、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去年8月26日,双峰县纪委监委针对金开街道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向金开街道和县农村经营事务中心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排查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金开街道党工委对照监察建议,及时研究,明确整改措施;县农村经营事务中心认真落实监管责任,配合金开街道开展了一系列整改工作。9月底,整改工作落地见效,通过全面自查、实地督查等方式发现并整改村级财务问题47个,移送问题线索4条,追缴违规发放补贴5900元,修订完善制度1项。针对全县村级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县农村经营事务中心与县纪委监委建立联合培训机制,采取送课下乡的形式逐乡镇(街道)开展培训。
今年6月,针对沙塘乡香山村群众在“互联网+监督”平台反映的该村村级财务管理和工程项目实施不规范的问题,县纪委及时向沙塘乡发出交办函,要求其对2020年以来实施的村级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同时,督促业务主管部门一方面对该村并村以来的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理,澄清问题底数,另一方面对该村财务切实加强指导与监督,杜绝类似问题发生。截至6月底,共排查整改村级工程项目问题89个,财务清理工作已完成,相关问题正在整改中。(陈伟强、吴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