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警·醒

    2022/7/26 10:43:49【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智商高也好,低也好,只要有了贪欲,就会成为别人的棋子。”

“红线底线就是生命线,(越过了)就是人生幸福的断送线,这是我泣血的呼喊!”

“到了(留置室)这里才知道,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又想当官又想发财,否则,只能死路一条!”

作为警示教育电视专题片《警钟(2)》的主创人员,从最初的参与采访、组织拍摄到如今的组织观片、编辑《观后感》,时间虽已过去大半年,但几位“片中人”痛彻心扉的悔悟仍时不时在我脑海中回响,一如警钟轰鸣。

采访中,我见识了这些失去自由的“片中人”人生落差之巨大:从端坐台上到身陷囹圄;从光鲜耀眼到低眉敛首;从受人敬仰到千夫所指;真正是颜面扫地、尊严全无。也切实地感受到这些贪腐者违纪违法行为损害之巨大,可说是一人“触电”,事业受损、单位遭殃、家族蒙羞、子孙承祸。

几位“片中人”由贪及腐,从光明坦途步入黑暗迷途,绝非偶然。

不学、不敬、不律、不辨,这“四不”是他们“殊途同归”的共同表征。

不学,主要是不学政治,不学理论。几位“片中人”曾经都是单位党政“一肩挑”的“一把手”,政治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但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些重要指示,基本上都哑口无言。学习上的懈怠,必然导致思想上的停滞。思想的停滞必然导致信仰的缺失、党性的衰退。

不敬,就是对手中权力没有应有的敬畏和戒惧。因为不学,所以无知,无知以致无畏。于是,擅权、专权、弄权,凡事自己说了算,大搞“一言堂”,将纪法规定抛诸脑后,任性用权,恣意妄为,最终作茧自缚。

不律,就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腿;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以致陷于欲、陷于赌、陷于色乐此不疲。

不辨,就是不加辨别、不加判断、不加选择。对送上门的“好处”,不论大小,一律来者不拒;对围拢过来的“朋友”,不问红黑,一味“相交甚欢”;对请托的事项,只要有利可图,一概设法办理。如此种种,从而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黄大生等“片中人”的蜕变轨迹警示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在沧海横流中勇立潮头,不被物欲腐蚀、不被诱惑裹挟、不被“糖衣炮弹”击倒,行稳致远,就必须保持坚不可摧的定力。

这种定力,源自于信仰的坚定。镜子不擦不明,思想不学不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地自觉学习,才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抱负,养浩然正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夏明翰、瞿秋白、江姐等无数革命先辈绝不低头,取义成仁,这就是信仰赋予的力量。

这种定力,源自于党性的锤炼。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为民服务不断擦亮初心底色。只有在不断地为民服务实践中,党员干部才能保持一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清醒,才能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果用来谋取个人私利,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知敬畏,才能有戒惧、守底线。

这种定力,源自于传统文化的涵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类浩如烟海的警言警句是历史教训总结。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对勤廉节俭推崇备至,对骄奢淫逸警惕有加。名垂青史的古圣先贤,无一不是清廉志士;亡国毁家的遗臭君臣,个个皆是贪奢之徒。我们党员干部,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涵养君子之风,时时注意小节,日日躬身自省,不做“行遇物,辄持取,”“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的蝜蝂,而要做“不蔓不枝,中通外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荷,追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境界。

反腐败斗争是事关民心所向、事关执政之基、事关国运兴衰的最大政治。“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发出了“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新号令,明确提出“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新要求,进一步表明党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如此高压态势下,如果还有人心存侥幸,不知耻不知止,胆敢放纵贪欲搞腐败,势必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落得可悲可耻的下场。

“慎终如始最重要,非己勿取为根本。但愿我后无来者,诸君争做清白人。”这是“片中人”的痛悔。为大家小家一生平安计,愿我们常念之、警记之! (娄底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曾宿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