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双峰县着力构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双峰县纪委监委     2022/9/8 13:42:08【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喜迎二十大 纪检监察工作巡礼专题③


双峰县着力构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双峰县纪委监委坚持抓源头、治根本,着力构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基层勤政廉洁的新风正气。


聚焦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

建立权力清单,为村级权力划定“边界”。该县对涉及村级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涉及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38项具体事项的“微权力”清单,并适时动态调整,让广大村干部和群众明白村干部到底有“哪些权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对纳入村级小微权力的事项,逐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其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并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双峰县村级债务控制管理办法》《双峰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双峰县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双峰县村定补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等11项制度规定,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村级层面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探索建立村级廉洁工作站,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村级事务中的监督职能作用。乡镇层面强化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对分管片区村级重大决策审核把关责任,乡镇经管站全面履行“村财民理乡监管”职责,乡镇纪委全面担负监督责任。县级层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检查、“村财民理乡监管”会计核算监督、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微权力”运行监管。


线上线下发力,推动权力公开

以传统手段促公开深度。通过村务公开栏、发放口袋书、“村村响”工程等传统手段,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及时张榜公布生育证办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低保、村级财务、农村危房改造等情况。同时就村级“微权力”运行流程编印口袋书25万册,发放到每家每户,让群众明白自己要办的事“找谁办、怎么办”。以信息技术促公开广度。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将“微权力”清单、规章制度、权力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及民生资金发放情况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截至今年8月,该县“互联网+监督”平台共公开民生项目710项、村级工程项目7301个、有关办事结果信息889304条,该县500余个村(社区)2017年以来的村级财务收支和票据实现全公开。以群众参与促公开力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特别是每年年底或年初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对来年或当年计划实施的所有村级工程项目进行一次性决议,年度内新增项目原则上由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有效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寻租问题。


借助科技力量,织密监督网络

用好平台“收”线索。在“互联网+监督”平台、“祥和娄底”监督服务微信群建立群众投诉举报窗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统一受理、建立台账、分类转办、快查快结、限时回复的原则认真受理,并对办理结果提级审核,二次投诉提级办理,打造指尖上的高效监督平台。截至今年7月底,共受理群众举报341件,查实61件,处理67人。数据碰撞“筛”线索。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分析功能,着力挖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领域问题线索,加强对涉农项目资金监管情况的再监督。平台运行以来,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049条,处理124人,责令整改问题366个。主动出击“找”线索。该县“两微”办工作人员每周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全县各村(社区)的民生资金、村级财务、村级工程项目等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线下暗访,主动发现问题,近两年通过线上监测和线下暗访共发现问题线索18件,查实16件,问责31人。


用好监督成果,倒逼规范履职

坚持做好“警示文章”,筑牢思想防线。2021年以来,该县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8个,查处117人(党纪政务处分98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追缴违纪违规资金272.913万元,退还群众资金81.756万元。对查处的典型案件统一编印《以案说纪说法》,发放到各村(社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坚持做好“分析文章”,督促建章立制。建立典型案件分析研判制度,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开列问题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要求和时限,并督促整改落实。如:2021年针对金开街道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县监委分别向金开街道和县农村经营事务中心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整改村级财务问题47个,修订完善制度1项。坚持做好“预防文章”,突出抓早抓小。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督促开展专项整治或专项监督检查,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如:2022年针对沙塘乡香山村村级财务管理和工程项目实施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沙塘乡对2020年以来实施的村级工程项目全面自查自纠;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对香山村并村以来的村级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

该县强化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使村级“微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