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为笔描绘清廉园区。
或漫步在高新区的马头山路,或信步进高新区的社区企业,总能感受到一股清廉新风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廉政文化作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更给人“廉”的教益。今年以来,娄底高新区坚持以清廉园区建设为抓手,抓住“关键少数”,聚焦“急难愁盼”,紧盯“顽瘴痼疾”,扎紧“制度笼子”,守正创新、多点发力,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清廉之风助力“五好”园区建设。
立规矩,扎紧制度篱笆
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作为创建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制订了《娄底高新区清廉园区创建量化评估标准》,分共性、个性两大块19项指标,逐一明确了机关、社区、企业等单元的评估目标、内容和责任,区内各局室、中心、纪工委、金园投也都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清单、权利运行清单、廉政风险清单和办事指南的“三清单一指南”,划出了“红线”,标出了“雷区”,架起了“高压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拓阵地,营造清廉氛围
优服务,打造一流环境
另一方面,立足于“通”,推动政企沟通常态化。着力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和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当好知心、贴心、用心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和“服务员”,用“妈妈式”服务打通政企交流的“阻点”。打造涉企政务“直通车”。用好用活“两个超市”助企纾困增效,以“涟商通”为载体建设“政策超市”,整合银企资源建设“金融超市”,将政策发布、申报材料、部门评审、资金拨付等业务搬上网,线上线下数据同步,让企业只需动动“指尖”就能随时随地查政策、办业务。目前,“两个超市”为28家企业授信总额11亿元,已放款55469万元;累计兑现奖补2355.5万元。建立涉企问题“销号单”。结合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全区69名干部联点帮扶园区1433个市场主体,主动上门梳理问题、解决困难,建立了在谈项目、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三张问题清单,跟踪落实、对账销号。截至目前,共为企业解决用工、用能、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163个。
强震慑,保持高压态势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关键环节,强化执纪问责,加大监督力度,强化执纪问责,真正形成震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聚焦干部作风建设,定期和不定期对考勤签到、工作作风进行暗访督查,及时发出3期通报。聚焦疫情防控,对服务中心(孵化器)、涟商总部酒店、创成科技职业学校、安邵高速涟源东收费站、各企业和4个社区的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了15次督查,累计排查并督促整改问题60多个。聚焦信访积案和征地拆迁,积极开展“动态清零”行动,共查办信访案4件(其中信访积案2件),结案1件,信访老户刘某伟、刘某文签订了息访息诉承诺书,同时联合公安、司法组建专班,对涉及征地拆迁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核实、严肃处理,为推进征地拆迁、推动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清廉园区建设是一场自我革命,也是一场持久硬仗。”娄底高新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实现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商清亲、园区清朗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