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观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心得体会(二十二)

清廉娄底     2023/3/22 16:07:59【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观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心得体会

中共娄底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倪志铭

近日,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警钟3》,纵使我在纪检岗位工作多年,仍然会为这些失足落马的官员扼腕叹息。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血气方刚、踌躇满志,但在欲望的驱使下,逐渐丧失理想信念,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步步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一桩桩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腐败案例,无不警醒着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位领导干部。

时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清廉自古以来就是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明朝海瑞“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清朝林则徐“决不敢于俸禄而外,妄取民间下僚分毫”,模范共产党员孔繁森去世时身上仅有8元6角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清官廉吏,我们的国家才能长盛不衰、经久不息。“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贪婪者终日钻营的是位子、票子和女子,到头来只会玩火自焚,小则滥用职权、断送前程,大则引起社会动荡、祸国殃民。为官数十载,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所见,纷纷扰扰的事都有所闻,贪污腐化有时仅是一念之间,有的人清贫乐道,有的人钟鸣鼎食,价值观产生了偏差,面对诱惑就会动摇信念,最终葬送自己,移祸他人。

始终践行君子慎独、三省吾身。《警钟3》中这些贪腐官员都来自我们身边,在出事之前可能因为了解不深、交往不多,没有意识到这些人有如此恶劣的违法行为,这些两面派、阴阳人很会伪装自己,装作一副高尚、廉洁的模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侥幸骗过了周围的领导、同事,也始终无法逃脱法律的审判。东汉有位官员叫做杨震,升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该地县令王密是他曾经一手提拔的官员,王密趁着夜色准备了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严辞拒绝,王密说夜深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是“四知”的故事,如果这些腐败官员能够多读一读这些故事,也不至于沦为阶下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真正清廉正直的人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不端着、拘着,在独处之时能够静思已过,扪心自省,时刻筑牢防腐拒变的底线,就能做到任凭狂风起,我自岿然不动。

坚决做到防小抓早、笃行不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今天的一点小问题,或许就会成为明日的大麻烦。这些贪腐分子有一些并非身居要职,认为自己的问题不大,从开始的小吃小喝,到后来胃口越来越大,最终欲壑难填,丧失自我。小事不可小视,小节不可失节,必须严以修身、严以明德、防微杜渐,建“防火墙”、设“隔离带”,坚决把“小火苗”挡在门外。早发现、早纠正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很多时候是有回头是岸的机会的,并非一步错就错到底,及时纠偏、痛定思痛还是能够自救的,关键是要能够从欲望中跳脱出来,从迷茫中清醒过来,从“围猎”中突围出来。我们从一开始就得想清楚、弄明白从政“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就得有大目标、大方向、大原则,而且一旦确定下来就要毫不动摇坚持下去。坚定理想信念,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让“严”与“实”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基调,才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到坚守初心、克制欲望,要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以案为戒,警钟长鸣,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