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观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心得体会
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付凯军
2月2日,全市召开“镜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动员会,要求扎实开展以案促教、促治、促查、促廉、促建行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全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再审视、再巩固、再提升,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在参加全市集中组织观看专题片后,对照自省自警,对标严肃查改,通过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案说法,我感觉经历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锤炼,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党员的第一位身份。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这说明,虽然“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当你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宣誓,志愿成为党组织成员的这一刻开始,不论身处何时、身在何方、身肩何职、身居何位,你的第一身份都应当是“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必须时刻强化党的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俗话说,如果自家的篱笆没有扎牢,无论怎样坚固的堡垒也还是会从内部攻破的。一个个触目惊心、让人痛心的反面案例警示我们,一些党员腐化堕落,无不是从思想“滑坡”、忘记了“我是共产党”开始的。中纪委摄制的《永远吹冲锋号》、三湘风纪推出的《忠诚与背叛》,娄底市纪委监委制作的《警钟3》,有的“片中人”在忏悔中甚至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党的观念,从来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监督管理存在,甚至对自己某些表现不如普通群众也无动于衷。他们丧失了一个党员应有的品质,丢弃了自己的信仰,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二、要强化慎独意识,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修身方法,见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史上,东汉名臣杨震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元代学者许衡的“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清代官员叶存仁的“不畏人知畏己知”,都是由慎独而留下的千古佳话。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加以提倡,认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在我们党内,如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他们都注重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修行的意识,自觉做到了慎独。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从查处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就是因为缺乏慎独意识,在某些“无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侥幸,在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站不稳立场,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做了不该做的事,最终身陷囹圄才懊悔不已。《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市场监管千头万绪,作为市场监管系统干部,我们必须常省常思:想一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一言一行是否时刻与各级党组织保持一致?想一想主要精力是否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日常工作是否符合群众期盼?想一想巡查监管是否为民服务,执法行为是否得到群众认可?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到为人民服务上来,尽心竭力为市场监管事业办实事、为监管对象解难事、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三、要强化家风意识,筑牢清廉的第一道防线。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同理,每一个贪腐的官员背后都有一个贪婪的家庭,“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的人一旦获得权力,便把家庭甚至家族利益放在首位,认为自己有为家庭或家族牟取利益的“义务”。从当前查处的大要案来看,贪官全家齐上阵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对权力进行深层次挖潜,形成权力产业链,提高权力的附加值。有的“高官丈夫前台扮黑脸,妻子儿女幕后收黑钱”;有的利用权力给妻子、儿女或其他家族成员开公司、接项目提供各种便利,家族成员从中渔利;有的施惠于商人、下级,希望“照顾”自己儿女,间接捞钱,甚至等自己不掌握权力时,再“回收”利益。
“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亲情再深亦应有度,家庭利益再高,也绝不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更不能成为贪腐的突破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近平在谈家风建设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和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