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位身着工装的年轻人,站在北京百货大楼前张秉贵劳模的塑像前,久久出神。“福伢子,人心一杆秤,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父亲的遗训回荡在耳旁。
他,就是陈奇福,现任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和内聘专家。彼时,他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闲暇之余,他哪也没去,只专程了却了父亲夙愿——见一见全国劳模“一抓准”张秉贵。
陈奇福父亲在湘乡毛田镇经营一家百货店,因为人诚信、做事坦荡,陈父手中的那杆秤便成了镇上衡量公平的标尺和评判是非的标准,谁家买卖上有了纠纷,都会去找他帮忙解决,是远近闻名的“公平秤”。“诚实守信”“清白做事”“秉公持正”……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陈奇福铭记在心。
从一名皮带工到成为首席技师,享受省政府特别津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一等功”“娄底市五一标兵”“娄底工匠”等荣誉,今年42岁的陈奇福,是华菱涟钢十里钢城的“神话”。
陈奇福出生在农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基因。一直以来,他都以保障钢铁生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为己任,先后参与了公司30余项重点工程开发任务,一些创新性的工作为工厂降低了电力消耗,节省了成百上千万资金。与创造的价值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陈奇福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要求极低。一身洗到褪色的工作服,一双粗糙遍布茧子的大手,以及一张黝黑粗糙的脸——这就是陈奇福,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人形象。
有人说他“傻”,不会为自己谋取半点私利,作为公司享受中层待遇的技术员,每次出差时,他都可乘坐头等舱,但他从没使用过此类的“特权”;有人说他“轴”;辛苦考的证书全压在“箱底”,如果证书“挂靠”在其他公司,一年光这笔收入就有十来万。
“奢靡浪费很容易让人迷失前进的方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才能修炼人的道德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进取心。”陈奇福说,农村出来的他过惯了清苦的生活,吃饭就在食堂,衣服就是公司发的工作服,日常最大的开销就是电话费,“不比吃穿比奉献,不比享受比拼搏,我的父亲是这样教育我的,现在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作为华菱钢铁集团下属涟源钢铁集团的首席技师,陈奇福也不是没有“发财”的机会。在他担任风机控制班的班长时,曾有生产高炉风机调节控制器的厂家带着红包前来“敲门”。“陈班长,只要您肯用我们的产品,我们保证不亏待您。”这令陈奇福感到十分意外和愤慨,毫不客气将人“请”走了。
“风机调节控制器是关键设备,价格昂贵,作为班长,我必须对生产负责,不能为了个人私利,影响生产大局。”面对利益诱惑,陈奇福始终头脑清醒,廉洁的防线逼退一波又一波企图想走后门的厂家,有力保证了生产稳定,所在班组均被评为公司模范班组、湖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
从“黑领”到“白领”,再从“灰领”向“金领”;经历过煤粉飞扬的艰苦岁月,也拥有过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的荣光,陈奇福的故事仍在继续,但无论身份如何变换,心中的那杆清廉“秤”、良心“秤”都在时刻提醒着他:清白从业,以廉为荣,坚守初心本色,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作者单位:娄底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