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忠善的密码 ——“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故事

  袁杰伟   2023/7/6 15:23:24【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涟源,有这样一个“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奶奶谢斌响应党的号召,成为“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一员,在新疆一干就是一辈子。父亲黄亚中自愿当法庭陪审员三十余年,母亲邓希安也是做了一辈子好事。儿子黄国雄在部队是“抗洪勇士”,退伍后救人救火,英年早逝捐献遗体。女儿黄琼带头修路,关心弱势群体,女婿是勇斗毒贩的警察。

奶奶谢斌湘女响应号召上天山

1952年10月的一天,长沙银行学校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动员大会,听报告的全是女同学,做报告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中尉,他叫熊吴。熊吴的报告就是向大家介绍新疆,讲新疆是个好地方,动员大家踊跃报名参军。

来自涟源的一个叫谢斌的女同学听得心潮澎湃,她内心深处对党和领袖的朴素感情迅速被点燃:这是毛主席的号召,我们作为毛主席的家乡人不更应该响应号召吗?会后,谢斌第一个报名参军。

就这样,谢斌和八千湘女一起到了新疆。“下了汽车,就进了学校”。谢斌进了新疆军区工业学校(即后来的新疆矿冶学院),学会计专业。

1958年,谢斌被安排到俄文学校继续学习俄文。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消息传来,谢斌写了一首诗《红心颂》,被军区司令部推荐到《绿洲》杂志发表,后来又被推荐到《新疆红旗》杂志发表。她还写了一个中篇小说《把理想公开》,在《昆仑》杂志发表。军区司令部见她文笔好,就把她调到机关,专门写通讯报道。

一年后,谢斌被安排到新疆农科院家禽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后来被调到新疆材料总厂附属的建工中学当老师,直到退休。1998年9月,新疆军区教育局给她颁发荣誉证书,奖励她从教三十年。

父母亲黄亚中邓希安做了一辈子“傻”事

1970年,谢斌的儿子、已高中毕业的乌鲁木齐知识青年黄亚中,主动申请下到农村,回湖南涟源荷塘老家务农。

黄亚中在当地自愿当法庭陪审员,村民们都喜欢找他来“投诉”。有时为了安抚双方,他自掏腰包。有人说:“赔了工夫又赔钱,这是何苦呢?”黄亚中总是憨憨地笑:“这事总得有人做啊!”法庭陪审员这一当结果就是三十多年。

黄亚中的妻子名叫邓希安。200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邓希安的女儿黄琼结婚。上午,邓希安说出去一下就回来。可是,中午了,还没见邓希安的影子,结婚仪式已经一拖再拖,最后在母亲缺席的情况下举行。直到下午两点多,邓希安才急急忙忙地回来。原来她去请孤寡老人赛军妈吃喜酒,正碰上老人急性阑尾炎发作,她把老人送到卫生院,等着手术做完,还垫上了准备给女婿的红包做医疗费。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鼓励个体经济发展,邓希安开始从商,成为“文明经商户”,商店成了邮政代办点。邓希安义务担负起了富田村及周边9个村的信件投递。无论炎炎烈日还是冰天雪地,邓希安都及时把每一封信送达。

2009年冬天,邓希安的邻居黄岳松的土房子倒塌,娘俩无处安身。邓希安一方面帮他向当地政府打报告请求救助,一方面四处帮他借款,不仅借钱她还把自家门口的空地让给他建房。

儿子黄国雄“五四标兵”身后留希望

黄琼和黄国雄是黄亚中和邓希安的一对儿女。

1994年,18岁的黄国雄参军,加入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他在部队入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党员”“优秀班长”。

1998年退伍后,黄国雄回到家乡,帮助父母打理小店生意。这年12月,桥头村村民蒋喜林的妻子因难产引起大出血休克性昏迷。黄国雄立即租了一辆车,将孕妇送到50多公里外的市人民医院抢救,并从自己的退伍费中拿出2000元为病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因抢救及时,孕妇平安产下一男婴。

2004年清明节下午,黄国雄抬头看到与邻乡交界的大山起火,他拿起砍刀,和闻讯赶来的7名党员和近百名村民奋战4个小时,扑灭山火。

2007年9月11日,31岁的黄国雄,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的遗愿是:“我愿将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进行研究,给其他同我一样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女儿黄琼惩恶扬善平常事

黄琼2005年随丈夫转业到娄底工作后,在娄底安了家。

黄琼在娄底市房产局工作时,有一次她和同事李卫平去公租房收缴房租。

当她们来到一个刑满释放人员那里收缴房租时,小区里的人说:你们不要去了,收不到的。黄琼进去一看,见家里还有房主的老母亲同住。了解到老人体弱多病,家里又没有经济来源,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的情况后,黄琼和同事便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她的争取下,这家人在公租房免费住了整整六年。

一天上午,房产局办事大厅里,突然两个人争吵起来,声音愈来愈大,其中一个还拿出了刀子,办事群众纷纷闪避。黄琼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一把抓住行凶者的手说:“有话好好说,不能动刀子!”

二人见是一个女人出面,根本不当回事,瞥了她一眼又继续吵起来,一个扬起刀子就要刺,一个到处找家伙。黄琼抓住那只握刀子的手不放:“把刀子给我!”黄琼的气势镇住了那名男子,手一松,刀子到了黄琼手上。她与随即纷纷赶来的同事,一起成功化解了这起恶性事件。(作者单位:娄底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