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财务“宝典”

娄底廉政网   李典实   2023/9/13 16:16:44【字体: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2年6月,组织安排我接手单位财务工作,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山大”,因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之前没学过也没做过财务,存在强烈的“本领恐慌”。为了解决这个恐慌,我向书本学知识,向身边机关“老财务”学经验,从党和国家财务工作发展史中“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机关财务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却有很高的“道德含量”“操守含量”。我总结了八个字,作为自己的财务“宝典”——两袖清风、过紧日子。

所谓“两袖清风”,就是说机关财务人员要襟怀坦白,干干净净,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境界,有“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良田千顷一日不过三餐”的坦然,有“当官发财两条道”的坚守。当然,不是说财务人员就有多大的权力,多高的廉政风险,毕竟“不敢腐”的震慑那么严、“不能腐”的“笼子”那么紧。可要做到一辈子清清白白,归根结底要靠“心中的法律”、道德的力量。

作为中共党员,做到两袖清风,不是什么高标准,而是合格党员的起码道德。回顾党的历史,无数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为乃至生命作了诠释。1935年的宁都突围战中,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打游击时受伤昏迷。敌人离开后,他找到原来藏身的山洞,取出掩埋在乱石中褡裢包裹里的党的经费——13根金条。伤愈后,他和游击队失去了联系,便化妆成乞丐追赶主力红军,但敌人岗哨林立、盘查很严,只好隐姓埋名,漂泊流浪,喝溪水讨饭吃,躺破庙里休息,吃尽了苦头,身体非常虛弱甚至饿晕在路边,都未曾动用分文公款。1937年1月,刘启耀当选为江西临时省委主席。正当大家为活动经费发愁时,刘启耀撩开他的破烂衣衫,将那包金条拿了出来。没想到,瘦骨嶙峋、疾病缠身的刘启耀多年来竟然一直背着金条乞讨!

无论是“背着金条乞讨”的刘启耀,还是高薪北大教授、却把收入几乎全部支援党的工作、生活艰苦萧条的李大钊,经手几百万经费从不私用一分、一生清贫的方志敏,长征路上被冻死的管被装的无名军需处长,不准儿子“看白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从他们身上,都能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作为新时代的机关财务人员,做到“两袖清风”,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就是“不做假账”。这是朱镕基同志为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是他4次破例题词中的一次,语言浅白,却一针见血。我们国家的监狱里有不少违法犯罪的财务人员,很多还是北大、清华、中财的高材生,能力再大,不讲原则做了假账,也沦落得下场凄凉。我们要引以为戒,任何时候都把纪律、原则、操守挺在前面。

所谓“过紧日子”,就是牢记“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与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把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基层财政“三保”压力很大,只有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才能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机关过紧日子,管钱管物的财务人员要带头落实,自觉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被誉为“红色管家”,长期执掌财政大权的毛泽民曾说,“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他的兄长毛泽东前来视察时,他绝对不用公费招待,有时仅是一杯白开水。一次属下招待省委领导时吃了碗米粉肉,到财务报账,毛泽民坚决不同意,严肃指出:“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能乱花一个铜板”“这笔钱要从你自己的伙食费中报销!”

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一生对党忠心耿耿,不知管过多少钱,却从不考虑自己。当时,财政部的办公条件很差,在炎热的夏天,总务处要给他配电风扇,他坚持不要。他会客室的沙发又旧又破,总务处多次提出更换,他坚决不肯。他住的老式平房十分破旧,机关多次提出要整修,他还是拒绝了。临终前,他两次立下遗嘱,坚持把单位分给的北京的房子交公。

我们要向这些艰苦朴素的前辈学习,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真正做到“勤不道苦,廉不言贫”。(娄底市直机关工委  李典实